【理论】福州话和古汉语的关系 - 语言演变 - 方言分区
【知识点】福州话和古汉语的关系 - 语言演变 - 方言分区
中国方言的分区
上古汉语
原始闽语
沿海闽语
闽东语
现在的市区方言
闽南语
莆仙话
沿山闽语
闽北语
闽中语
粤语
官话
吴语
…..
分区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历史演化。这有点像一个生物的演化树。被分在同一区里的,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做原始XX语;因为不是现在有人讲的,而是从语音演化规律,倒推回去,应该会存在这样的一个祖先) 【历史语言学】
闽语和其他汉语相比,和中原官话分道扬镳的时间更早(来源?),所以现在的闽方言,和普通话的差距整体而言会比其他方言更大一点。
福州和古汉语什么关系/历史角度
福州话的演化过程和福州话的“历史层次”息息相关。每一种语言的词汇里都有不同的“历史层次”,福州话也不例外。
闽越底层,就是原来福建的土著。最早居住在如今福州这片土地上的是闽越人,他们当时所说的语言是一种古侗(dong)台语。这些土著不是汉族,他们和现在的泰国人或南岛民族,有亲缘关系。
如今福州话中还能找到“来自非汉人祖先”的蛛丝马迹,举个例子吧,现在福州话的脚怎么说,谁知道?【提问】福州话中表示“腿”的ka,语言学家从古汉语中没能找到音义相关的字,反而从泰语中能找到发音类似ขา。
【放泰语的发音视频】
福州话中有音无字的,比如 ga-la(蟑螂)、ga-lau(滑)这些都【可能】是源自古侗台语(只是可能,也没有定论)。它们的汉字,反而是后来加上的,不是“本字”。
历史上,闽越国曾一度是中原政权东南方最强大的一支势力,当时这个国家的统治中心东冶,正位于今日的福州市区之内。前110年,西汉派兵灭亡闽越国,将闽越人举国迁徙到江淮流域一带。在迁徙路途中,不少闽越人成群结队的逃匿于山间深处,形成后来的山越民族。此时的福州境域已经人走城空,只有汉朝驻军驻守于此。这些汉人多为江东的吴人和江西的楚人,他们将自己的母语——古吴语和古楚语(古湘语)带入了福建。在与山越人接触中,他们的语言融入了闽越语元素,最后形成了原始闽语。
古汉语的蛛丝马迹可以在今天的福州话中找到,比如箸(deoy 筷子)、鼎(dian现在的锅)
福州话受到历朝历代汉语的影响,最早的一部分便来自于汉朝。日韩语中有不少词也从古汉语中“借”来,因此有些读音听着与福州话有几分相似。所以这才会出现了最开始的警察把福州人误认成了韩国人的视频😂
所以语言的大规模变化往往是战争、移民造成的。对福州话来说,就是不同时期,来自中原的移民,带来的当时中原汉语(官话)的读音,再加上自我的演化而形成的。
和《广韵》的关系
《广韵》反映的是中古汉语的读音(唐宋时期;也并非某时某地的具体方言,而是当时学者制定的理想化的读音)
广韵分成16个“摄”,即把广韵所有的韵里主元音(韵腹)和韵尾接近的,分为十六大类。
**那了解广韵和福州话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语音的演变相对是有规律性的,它往往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发生变化,而是一套一套类似的音节一起发生变化,广韵的某个韵摄的开合口几等字,还有声母和声调,跟跟各地方言(包括普通话)就有一个大致笼统的对应规律(只能说笼统,也有不少有例外情况),如果碰上不常用的字,不知道它怎么读,(各大福州话词典都没有),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大致推测出它读音, 我们可以据此用来推测一些不常用字的福州话读音。
(实际规则很复杂,不可草率得出结论;也可以去看看陈泽平老师的《福州方言研究》总结出对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