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芒种
板块一:福州与芒种相关的熟语,谚语,童谣,诗词
熟/谚语:
【芒种降雨火烧街,夏至降雨滥蒲蒲。】芒种日下雨预示当年干旱炎热,夏至日下雨预示当年雨水充沛。福州话熟语大全
板块二:民间故事、传说
芒种涵义:“芒种”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两汉时期的著作《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另,元时期 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解释:“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是“有芒的稻谷类作物可以播种”的意思。水稻种植一般是在以水田为主的南方地区。晚稻在这个时节该种了,“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
板块三:福州和芒种相关的食物
(未确定是否为福州特色)
~~青梅或青杏:~~~~为了适应愈加炎热的天气,人们也会及时调整生活习惯,饮食则会逐渐偏向清淡。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需要煮熟加工后才更适合食用。煮梅的方法有很多,比较简单的是用糖和梅子一起煮,十分爽口。(有一种说法是青杏北方,青梅南方)~~
~~梅水:~~~~芒种时节,江南进入梅雨季节,江南人在梅雨时备办水缸、瓮罐,收蓄雨水,称为“梅水”。据说这种水味道甘甜可口,爱好饮茶者十分喜欢。~~
~~槐花:~~~~人们意识到夏季新陈代谢旺盛,会有意识地吃一些应季的新鲜水果等食材,芒种到来有提醒人们注意清补的意思。~~
板块四:福州和芒种相关的习俗
芒种一般在每年的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曾有这样的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送花神
在民间习俗中,“二月二”花朝节人们会迎接花神,至芒种前后,已近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渐趋凋零,人们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代表“送花神归位”。福州人会按传统节俗行献香、献花、献爵等礼仪,并依次面向花朵吟诵歌颂百花的诗词,再现了一场古老的花朝祈福仪式。《红楼梦》提到过:“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钱行。”
(以下非福州特色)
嫁树
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似为北方习俗)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吃君踏菜
在宁波地区,芒种时节还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一种季节性蔬菜。当地人认为君踏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季吃君踏菜后不会出痱子
板块五:画面的建议与方向
春季绿色的水稻田,弯腰插秧的农人,芒种呼应“忙着种”。他的脑海里冒出的画面是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梦想的那个)。
送花神场景,可以参考上文中新网资料,大多送花神的参与者身着汉服,可以不必写实,花瓣飘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