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立冬
板块一:立冬相关的熟语,谚语,童谣,诗词
熟/谚语:
(非福州,更多是北方关于立冬的诗句)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天上的云倒影和水面的为一体,表现秋天已过进入立冬季节——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立冬前一日,雷电蛰虫惊。】立冬节气前一日,大雨磅礴,电闪雷鸣。秋分节气,蛰虫坯户,随着气温的下降,怕冷的小虫子都潜藏到洞穴中。立冬节气的雷声,把已经蛰伏地下,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都惊动了。——陶安《癸卯九月二十一日作》
板块二:民间故事、传说
**立冬意义:**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南方地区:**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补冬、酿黄酒、舂“交冬糍”等习俗。
**北方地区:**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农历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说到立冬吃饺子,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形状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
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也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板块三:福州和立冬相关的食物
福州地区有吃秋冬吃⽺⾁的习俗(并不局限于立冬),⽺⾁属于暖性⾷物,在冬季可以帮助驱除寒⽓。福州人对于羊肉的做法最经典的就是糟灴羊肉,还有一道很家常的萝卜灴羊肉汤,萝卜滋润,很适合冬天这个季节的食用,再者就是蛏干炖羊肉等,这和福州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特别喜欢用海鲜干货炖肉类来滋补。(以上为文档创建人自己的补充,有不对,请指正)
⽺⾁属于暖性⾷物,富含蛋⽩质,但是脂肪缺少,是⼈们补充能量最好的⾁类。⽺⾁是冬令进补的恩物,对⼿脚冰冷、虚弱贫⾎均有显著功效。
在南平,⽴冬的时候,农家通常会做⼀种叫做“交冬糍”的⼩吃。这种⼩吃是以糯⽶为主料,在浸泡以后再放到蒸笼⾥去蒸熟,然后迅速放在⽯
舀⾥舂,直到绵变得软柔韧。最后再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各种样⼦的团状,搁在芝⿇或黄⾖或花⽣炒⾹磨粉拌⽩砂糖(的盘⾥滚动,即可取⾷。南平
⼈就⽤这种⼩吃来祀神祭祖,庆贺农作物的丰收。
每年⽴冬时节,尤溪⼈都忙乎着“补冬”(喝草根汤,补⾝体),⽽且都说在⽴冬这天“进补”最有效。这习俗从哪年哪⽉开始?本⼈不知晓,我
想总有上百年不⽌吧。农村⼈靠的是体⼒吃饭,⾟劳劳作了⼀年,在冬令进补,是为了来年有更强的体⼒。——以上出自百度文库《福建省各地的立冬饮食习俗》
福建省各地的立冬饮食习俗 - 百度文库 (baidu.com)
板块四:福州和立冬相关的习俗
没有查到福州专门为立冬这个节气设立的习俗(以下有一些不能确定的说法):
(福州人其实不过立冬这个节气)。
甘蔗:福州立冬要吃甘蔗(有待考证)。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羊肉:羊肉作为秋冬进补的好食材特别适合阴冷的福州,可以驱寒
板块五:画面的建议与方向
鸟仔和强哥围在炭火上架砂锅的旁边,砂锅在热腾腾的冒热气,灴着羊肉
鸟仔问强哥:可以吃了吗?
强哥:还不行灴就是要煨足时间
鸟仔:可是我已经馋的肚子咕咕叫了
强哥嫌弃脸
(可以将这个菜作为人们对于秋冬季节的一个记忆点(类似闽南秋冬进补姜母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