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话资源网
福州话资源网
资源网 > 福州话配音知识库 > 福州话配音新手常见问题

福州话配音新手常见问题

福州话配音新手常见问题

(以下内容节选自真鸟配音组的聊天记录)

Q:

文章翻译成福州话都是大意翻译吗?福州话没办法一个字一个字对应着说吗?

同样,一般的歌词是否无法用福州话唱出?是否即使唱出,如果没有字幕大家也听不懂?

A:

可以将文字按照福州话表达逻辑,口语化地翻译出来。这就跟看电视剧演员讲台词,和听日常生活讲话一样,听着也地道。

当然,很多文章作者福州话水平普遍没有配音员高。他们用普通话写作,也不太管福州话怎么说。反正最后不管怎么样,就要靠配音员(还有我)(XX老师)来消化成相对地道的福州话。

配音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技能。我们当然希望有人能样样精通、自写自配,但现实中,能做好一行就很不容易了。

Q:

这会不会造成一种现象,即普通话写作,普通话思维,然后配音的时候其实我们潜意识里也是普通话思维,然后再换算成福州话表达,因此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思考,反应,突然间拿一篇这样的文章放在我们面前,大概率的结果是我们用福州话表达的结结巴巴,甚至卡壳了,这也就是福州话难的所在,因为我们看到文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普通话的思维,中间有个转换的过程。水平高的像XX老师,反应快一点,完成快。反应慢的,要在福州话里想半天,如果是当场演讲,那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没这体会?

就像我们当初学英语,老师一直要我们忘掉汉语普通话的思维,用英语来思维,来表达,那样才可以说出地道的英语。道理都懂,但要做到真的很难,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就是生长在汉语普通话或者汉语福州方言的环境里啊,思维一定是跟着语言的,所以这种暗地里的转换真的很难。

A:

所以呢,也可以理解成这是一个很好的“头脑体操”,普通话翻译成地道的福州话(同理 福州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做一次“头脑体操”,很好的“练脑”机会,自诩福州话还不错的年轻人都可以来做一做“头脑体操”。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一开始会有磕巴翻译不出来的时候非常正常,因为我们就没有完全用福州话念文章的经历,也没有这样的环境。等你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及日常聆听其他配音员的文章和听取XX老师的指导,慢慢自己就可以找到一些门道,也会进行思考,有了自己的风格。

Q:

感谢老师。确实,熟能生巧我们现在说福州话的环境实际上很不够,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后,方言式微,记得我们小时候,小学初中那时都讲福州话,虽然在学校里,禁止我们讲,抓到会被扣六项评比分,但是课后我们还是会讲,因为环境在那,周围都是讲福州话的。但是高中到了鼓楼这边,在三中,就发现同学们全讲普通话,你讲福州话就会觉得很粗鲁,就像乡下来的,他们是城里人,那时就感到说福州话有种羞耻感,不用老师抓,自觉都不想讲福州话了,就拼命学讲标准的普通话,极力隐藏自己的福州腔。这个年少时的经历这个对我的冲击很强烈,为什么在自己的家乡从小讲的话,到了鼓楼这边就变成好像羞于启齿的话了!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这样的心理感受过?

所以我感觉福州话的难,除了上面XX老师提到的技术层面的难以外,我感觉更难的是这种心理建设。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场景中,是不是能毫无心理障碍的说出福州话,面对各位老师,我可以很自然的说福州话,但是面对领导,突然见面的陌生人,医院看病,洽谈业务,汇报工作等等场景,或者和你喜欢的异性,他或者她,你是否还能很自豪的说出福州话,很流畅地和对方交流?(对方是福州人)我感觉自己好像会有点心理障碍,我可能不自觉地就首先选择说普通话,要等到很熟悉以后才会跟对方说福州话,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过这样的经历或感受?

A:

“自豪”这词太大。谈不上什么自豪不自豪,正常说就可以。跟家人说,跟熟悉的亲友说。

Q:

平常在家里,跟朋友,那是毫无问题,说普通话反而觉得怪怪的,就是在外面的场合,确实还是会首选讲普通话,好像是自然反应一样。

后来在广东上大学,那个地方的方言实在是兴盛,同学们老乡在一起,都是说方言,粤语,潮汕话,客家话,而我和几个福州的老乡在一起,自然也想用家乡话交流。在那种氛围下,你如果和福州老乡在一起,都不能说家乡话,那确实是很丢脸的感觉。我就记得有次我们宿舍的舍友,江西的,广东的还有福建龙岩的,就问我,欸,你们老乡在一起,怎么有时还说普通话啊,我当时就很尴尬,不是我不想说家乡话,而是经过高中三年,我都习惯以说普通话为荣,以说福州话为耻,突然到了这地方,好多福州话表达都不如普通话来的顺畅了,其实就是为了说福州话而说福州话,体现我们是福州老乡在一起,碰到说不来的词,还是会用普通话交流。但是在广东那个方言极为流行的地方,人家在一起都是说粤语,我们在一起说普通话,我真觉得特别不好意思,这又是对我形成了一次强烈的冲击。

比如那次碰到XX老师,我明明知道XX老师的福州话那是没得讲了,可我还是习惯用普通话来向XX老师请教一些关于福州话的问题,我们的交流也时不时都是用普通话,所以我想,可能要等接触几次,也更加熟悉一点,可能我跟XX老师就能很自然地说福州话了。

来回冲击,来回打脸唉,今天在这体检,等B超的时间,就把这段心路历程写出来,憋在心里很久了,刚好碰到各位老师,都是我们福州话的爱好者,我就都说出来了,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也只有在这里,关于这个多年的话题,我才敢这么坦诚地说出来,也希望能够解开自己的心结,谢谢各位老师有耐心听我啰嗦这么多,如有打扰,请多多包涵谢谢老师们。

A:

粤语为什么昌盛,当然原因有很多。历史上广州十三最早接触西方现代化文化的地方,再到后来开放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客观上促使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也使得很多词语都及时跟上了西方现代化的步伐,完成了“现代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时常由经济发达地方像经济弱势地方辐射,当年非粤语区也对粤语区产生了某种“崇拜”心里,当然说穿了也并非崇拜粤语本身,而是说粤语的那些人过的“现代化的富足生活”。